国家
联系我们
病例分享:Perdenser®线圈栓塞治疗椎基底动脉分叶状动脉瘤

病例分享:Perdenser®线圈栓塞治疗椎基底动脉分叶状动脉瘤

图片1.png


P不耐烦的信息

男性,10岁,因椎基底动脉瘤入院。


术前影像学

DSA结果:DSA血管造影术显示在椎基底顶端有一个分叶状动脉瘤。三维测量动脉瘤最大直径约8.75mm动脉瘤大约3.48毫米。


2. png


过程

术中在路线图指导下采用双微导管技术。2根TJWY Frepass®微导管分别原位进入小叶动脉瘤腔,框架采用TJWY Perdenser®8mm*15cm-3D线圈。线圈成型稳定后,在框架各部分分别填充Perdenser®7mm*15cm-3D、7mm*15cm-2D、6mm*20cm-3D、5mm*15cm-3D、4mm*10cm-2D、3mm*10cm-2D、2个3mm*8cm-2D、2个2mm*8cm-2D、2mm*6cm-2D、2mm*6cm-2D、2mm*4cm-2D线圈,并使用Perdenser®2mm*3cm-2D完成框架。



3. png

4. png


手术后

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栓塞密集,动脉瘤腔内无造影剂残留,载瘤动脉及支血管血流通畅。


5. png


颅内动脉瘤是继脑动脉形成、高血压脑出血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通常由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它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高。颅内动脉瘤多以易再出血为特点,再出血死亡率高于40%,需要早期彻底治疗。[1,2]


其中,后循环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15%,多发于基底动脉顶部,其次为脑后动脉瘤、基底动脉干动脉瘤和椎动脉动脉瘤。由于椎基底动脉靠近脑干,破裂后出血容易刺激脑干,对意识和生命体征影响较大。因此,与颈动脉系统动脉瘤相比,椎基底动脉瘤出血症状更严重,出血程度更高;这个部位的出血容易影响脑脊液的循环,所以脑积水的发生率比前循环高。椎动脉因其流动性高,易损伤形成夹层动脉瘤,而椎基底动脉有许多小分支,易受影响,引起后循环缺血甚至脑干梗死。通常,动脉瘤常引起占位效应,压迫脑干、颅内神经等重要结构,引起面瘫、吞咽困难等颅内神经麻痹症状。[3]因此,椎基底动脉瘤带来更大的风险。


椎基底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瘤。大动脉瘤和巨型动脉瘤占后循环动脉瘤的46.9%。可累及椎基底动脉的主干和连接处、小脑后下动脉的近端和远端等。(4 - 5)在所有SAH患者中,椎基底动脉瘤预后最差,导致患者治疗后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颅手术,但它有创伤大、并发症多的缺点。此外,由于大多数椎基底动脉瘤位于脑深部,血管瘤不易显露。而且颅窝内血管和神经结构集中,手术治疗风险极大,难度极大。它是导致高手术残疾和死亡率的疾病之一。近年来,GDC、DCS已成为血管内介入治疗常用的新型栓塞材料,结合动脉瘤内颈成形术的使用,能带来比传统手术夹持更好的疗效,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67]。与传统手术相比,血管内治疗具有侵入性小的特点。特别是在治疗复杂动脉瘤和不易通过外科手术到达或治疗的动脉瘤时,具有显著的优势。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夹持。此外,椎基底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国外学者的普遍认可。[8]因此,血管内栓塞有望成为椎基底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有两种类型的Perdenser®线圈独立开发和生产华体会全站Lepu-medicalTJWY医疗拥有:复杂和螺旋。其中,复合型依靠其360°Ω开环的设计,配合随机偏转点,可以形成良好的篮子,有效保护动脉瘤壁,避免动脉瘤破裂。优异的支架性能不仅有利于动脉瘤壁的保护,也为后续充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线圈尖端设计有聚合物球帽,可以保证手术过程中动脉瘤壁不会损伤,动脉瘤不会破裂。

其优异的间隙捕获和填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操作过程中的密实包装。



基于线圈直径的差别化柔性设计,可满足不同尺寸动脉瘤的充填要求,全程支持成框、充填、闭合操作。TJWY超软线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不仅可用于小型动脉瘤的裱框和填充,也可用于中、大型动脉瘤的闭合。两种性能都是安全可靠的。


柔软

三维结构

环直径

(毫米)

植入段长度

(厘米)

超软型

循环1.5 - -3.5

2 d / 3 d

1.5

2/3/4

2 d / 3 d

2

1/2/3/4/6/8

2 d / 3 d

2.5

2/4/6/8

2 d / 3 d

3.

4/6/8/10/12

2 d / 3 d

3.5

6/8/10/12

软类型

循环4.0 - -7.0

2 d / 3 d

4

4/6/8/10

2 d / 3 d

4.5

6/8/10/12/15

2 d / 3 d

5

9/10/15/20

2 d / 3 d

6

10/11/15/20

2 d / 3 d

7

15/20/30

加强类型

循环8.0 - -20.0

2 d / 3 d

3.

15/20/30

2 d / 3 d

9

20/30

2 d / 3 d

10

20/30

2 d / 3 d

11

30.

2 d / 3 d

12

30.

2 d / 3 d

13

30.

2 d / 3 d

14

30.

2 d / 3 d


30.

二维

16

30.

二维

18

30.

二维

20.

30.


国内首创二级可拆线圈系统,其特点是拆线圈方法稳定、快速,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特别是在动脉瘤破裂的治疗中,可以与时间赛跑,降低患者的风险。


图片7.png


引用:

[1]水谷,阿鲁加,基菲诺,等。椎基底动脉瘤破裂后复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J]。神经外科杂志,1995,36(5):905-913。

[2]北中C,佐佐木T,江口T,等。颅内椎动脉解剖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方法[J]。神经外科杂志,1994,34(4):620-626。

[3]细谷,田立,山口,等。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J]。中风,1999,30(12):1083-1090。

[4]王正刚,王帅,张旭东,等。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9例。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4:163-164。

[5]徐柏南,周定标,于新光,等。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18:142144。

[6]李志强,李志强,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线圈栓塞时机对手术发病率和结局的影响。神经外科杂志,2000,47(6):1320-1331。

[7]用guglichnide可触线圈栓塞150例基底尖动脉瘤: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3

[8]Molyneux A,Kerr R, Stratton I,等。国际蛛网膜下动脉瘤追踪(ISAT)合作小组。对2145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神经外科夹闭与血管内盘绕的国际蛛网膜下动脉瘤试验(ISAT):一项随机试验。《医学杂志》,2002,30(4):344 - 344。